大多数父母都善于给孩子提出建议,比如"明天要下雨,记得带伞","过马路的时候要当心汽车",但是这些都是单向性的指令,父母粗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却并不知道孩子有没有听进去自己的建议,没有和孩子做到有效沟通。
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有效的亲子沟通呢?
认真倾听不打断
倾听时,父母要做到不带主观臆断、不自以为是、不理所当然认为已经了解孩子想要表达的意思;不打断孩子的话,确保完整理解孩子说话的主题;不急于表达意见,认真思考孩子的话背后的需求是孩子发泄情绪或压力还是需要父母的建议等。父母要在倾听过程中表现对孩子所说话题感兴趣,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确保对于孩子的表达能理解到位,必要时可向孩子询问或验证。
不要迁就讨好型沟通
爱孩子是要将孩子作为一个能承担自己责任的独立的人来爱,而不是迁就和讨好孩子。迁就讨好型沟通的家庭,表面一团和气,但缺乏一种家庭成员之间真挚的爱,而且会养成一个人依赖而又固执、软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点。另外,这种沟通同样也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沟通,是通过回避问题来“解决”问题,也是一种缺乏建设性功能的沟通。
孩子在这种迁就讨好型沟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只要父母迁就自己,自己却很少迁就父母。但是,这种沟通所造成的孩子的任性却主要表现为眼前的、家庭内部的,孩子在家庭以外往往是一个迁就型的人;孩子成人后,很可能又不自觉地组建起一个迁就讨好型的小家庭,在一种缺乏真挚爱情的家庭情感氛围中生活。
学会表达很重要
有些父母会通过命令、要求、指责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不满,甚至将很久以前的事情拿出来再次指责孩子。高效表达的技巧需要多用“我讯息”,少用“你讯息”。父母要表达自己的感受,并解释背后的原因,提出期待。“你讯息”的表达方式无法让孩子在语言中感受到父母希望传达的意思。如“你这次没有考好就是因为没有认真复习”等。若换成“我讯息”,如“这次考试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哪里还有提升空间”等。“我讯息”能真实表达父母的感受和立场,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不必要的亲子冲突。
不要指责埋怨型沟通
指责埋怨型沟通往往使家庭中形成“家庭相互指责黑三角”:在这个“黑三角”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指责对象,家庭问题往往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不欢而散,最终问题却并没有得到解决,成为一个未了结事件遗留下来。家庭未了结事件越多,家庭氛围就越是沉闷、紧张。这是一种很具破坏功能的家庭沟通模式,被指责者要不逆来顺受,要不一味逆反、攻击性强,对子女人格的成长极为不利。
迂回策略显高明
解决亲子沟通问题的办法不是只有直线型的单刀直入,偶尔迂回更有利于亲子沟通。父母要给孩子发现、认识和体验失败的机会,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让孩子在感受中汲取经验,更能促发孩子的成功体验。
自我表达不是目的,对方接受才有效果
很多爸爸妈妈自说自话,不在意伴侣或孩子有没有在听,有没有听进去,这样效果是很差的。作为父母,我们可以需要一些教练技术,比如:启发式的提问。我们要先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是不是可以认真的听我们说话,父母需要坚持:让孩子接受才是根本。